導語:谷歌人力資源運營高級副總裁拉斯洛·伯克(Laszlo Bock)周末在HBR Blog網站上撰文,介紹了谷歌人力資源部門開展的gDNA項目。通過這一計劃中持續百年的項目,谷歌採用科學的方式,研究工作與生活平衡等問題。
以下為文章全文:
65年多以前,馬薩諸塞州的醫生開始了一項縱向研究,這改變了我們對心臟病的認識。弗雷明漢心臟研究項目從5000多人起步,而目前仍在繼續。這不僅是有關心臟病的數據來源,也幫助外界了解減肥(調整社交網絡有助於減肥)、遺傳(遺傳模式),甚至幸福感(居住在一名幸福感較高的朋友附近1英裏範圍內將有25%的可能性讓你感到更幸福)等問題。
在讀了這項研究之后,我很好奇這種長期研究的理念是否也適用於另一個日常領域:工作。在從事人力資源運營工作超過10年之后,我認為,工作體驗能夠且應該變得更好。我們有自己的看法和案例研究,但關於如何建設更好的工作環境、培養高效能團隊,推動效率最大化,或提升員工幸福感,我們並沒有太多科學的確定性。
基於弗雷明漢項目的靈感,我們的人力資源創新實驗室設計了gDNA項目。這是谷歌首個重要的長期研究項目,目的是對找工作形成更好的理解。在谷歌員工布萊恩·威爾(Brian Welle)和珍妮弗·庫爾科斯基(Jennifer Kurkosi)博士的領導下,這項計劃中長達一世紀的研究已開展兩年時間。我們已經發現,目前一些聰明的決定將對未來的自己,甚至工作整體生重要影響。
這並非一項典型的員工調查。我們知道,每名員工對工作的體驗主要取決於天生的性格和周圍的環境,因此gDNA調查收集兩方面的信息。以下是這一項目的工作方式:隨機選出的一組4000多名谷歌員工每年完成兩方面的深入調查。調查本身基於一系列經過科學驗證的問題和測量尺度。我們會調查靜態元素,例如個性;變化的元素,例如對文化的態度、工作項目和同事情況;以及谷歌員工如何參與到周圍的關係網中。隨后,我們將思考這些元素如何互動,並結合個人特點,例如職位、角色和績效。很重要的是,參與這一項目是自由選擇、保密的。
那麼我們希望了解什麼?從短期來,主要是如何提升幸福感,如何培養更優秀的領導者,如何讓谷歌員工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參與度,了解幸福感如何影響工作,以及工作對幸福感有什麼樣的影響。
例如,關於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已有很多探討。不過,關於能找到完美平衡的想法實際上是“紅鯡魚”。對大部分人來,工作和生活不可分離。科技使我們在任何時刻都可以被聯繫上,而朋友和個人關係也一直是工作的一部分。
第一輪gDNA調查表明,只有31%的人能擺脫這種模糊性帶來的負擔。我們將他們稱作“分段者(Segmentor)”。他們在工作壓力和生活的其他部分之間划出了心理界線。由於不必擔心任務的截止期限和大量的電子郵件,因此他們每晚都能睡好覺。分段者通常會:“我不喜歡在家時考慮工作。”
相反地,對於“綜合者(Integrator)”,工作會一直縈繞在他們心頭。他們不僅每晚都會檢查電子郵件,也會不時地刷新Gmail收件箱,看看是否有新工作到來。
在這些綜合者(占所有人的69%)中,超過一半的人希望能更明確地區分工作和生活。他們會:“很難區分我的工作在什麼時候結束,與工作無關的生活什麼時候開始。”
事實證明,很大一部分谷歌員工希望能區分工作和生活,但卻沒有能力這樣做。這令人困擾。不過這樣的研究也帶來了一些可能性。這類人群的存在表明,僅僅希望成為分段者還遠遠不夠。通過確認這些員工來自何處,我們希望谷歌能設計出更好的環境,幫助員工更好地區分工作和生活。例如,我們的都柏林辦公室開展了一個名為“都柏林關燈”的項目,要求員工在離開辦公室回家前關閉設備。員工隨后報告稱,他們在晚間更加愉快,壓力更少。類似地,推動分段者忽略下班時間電子郵件,並使用全部的假期將有助於提升幸福感。不過,這些問題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答案,這意味gDNA的價值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實現。
除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之外,我們希望這一長期項目還能解答其他一些問題。對於某一給定類型的項目,團隊應當具備什麼樣的特點才能最好地解決其中的問題?在最令人滿意、效率最高的工作體驗中,影響力最大的元素是什麼?在超過10年的時間裏,最高的績效如何才能維持?如何推動創意的出現,如何扼殺創意?我們如何同時確保幸福感和效率?
最吸引人的一部分在於,與弗雷明漢項目的研究者類似,我們並不知道將發現什麼。在發現一些趨勢之前,他們從事了20年的研究。目前,這些發現已成為所周知的心臟病風險,例如吸煙、缺乏運動和肥胖。gDNA仍處於起步階段,目前的作用很有限,因為我們只調查了谷歌的在職員工和前員工。不過,谷歌員工向我們提供的信息已經讓我們有了更清楚的認識。未來,我們希望找到在更大範圍內分享數據和發現的方式。令人激動的並不僅僅是重新想象在谷歌的工作,也包括與學術界和其他各方合作,使我們獲得對工作的全新看法。
人力科學需要更好的適應性。通過不斷分析行為、態度、個性特點和認知,我們的目標是確定,在滿意度和效率都較高的工作環境中,最大的影響元素是什麼。來自gDNA的數據幫助我們根據人們的期望調整他們的行為。
在谷歌,我們有巨大的財富,這包括領導層的支持,員工對我們工作的好奇態度,以及人力資源創新實驗室擁有的資源。不過任何組織都可以採用以下4步措施,啟動自己的研究,將直覺變為科學:
1.問問你自己,使員工感到壓力最大的問題是什麼。工作穩定性?創新?效率?更好的做法是,問問你的員工這些問題是什麼。
2.對員工進行調查,問問他們對這些高壓力問題採取了什麼做法,以及他們認為要如何改進。
3.告訴員工你獲得的信息。如果問題在於公司,他們將可以提出想法來改進。而如果問題關於員工自己,正如gDNA發現的一些情況,那麼他們將對此心存感激。
4.基於員工反饋的信息進行一些試驗。對同一問題設置兩組員工,嘗試為其中一組人解決問題。大部分公司會不斷做出調整,但並不知道為什麼一些問題得到解決,甚至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。通過在各個組之間進行比對,你可以知道什麼舉措有效,什麼舉措無效。
在100年的時間裏,我們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比對。(邱越)
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cnyes.com/Content/20140331/KIUBXD6I9KCKE.shtml?c=detail
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
90後求職者要自由 畢業生與招聘方三條“代溝”
“管理企業的是50後、60後、70後,找工作的是80後、90後,兩者在對待工作、職場以及生活價值的態度上肯定是有差異的。”27日,吉林大學2014春季就業大市場內,看著洶涌而入的畢業生和他們每人手裏掐著的一沓沓簡歷,進場招聘的某民營企業人力資源主管邵先生感慨地說。
“代溝”一:90後要自由 VS 企業要“忠誠”
作為人力資源主管,邵先生面試時常問求職畢業生3個問題:“以後打算回老家工作嗎?”“父母是做什麼職業的?”“交男/女朋友了嗎?”他說,這些問題看似和公司招聘崗位沒多大關係,實際上我就想弄清楚一件事:如果你被錄用了,能在這個崗位上呆多久,也就是雇員對企業忠誠度的問題。
“現在的80後、90後員工跳槽實在太多、太頻繁,常常沒什麼徵兆就辭職了,讓公司後續工作很受影響。”邵先生說。
對于企業盼望的忠誠度,記者隨機採訪了10名畢業生:“什麼情況下你可能會考慮辭職?”他們給出的答案超過了10種,包括:“工資太低”“缺少上升和發展空間”“待遇不好,不能提供宿舍”“離長春太遠”“工作不開心”“上司難纏”“有任務,壓力大的話”“重復工作,不能體現自身價值”“專業不對口吧”“兩地分居”“有更好的機會”“感到不自由時”。可見,這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可能遇到的困難,都成為他們辭職的理由。
“代溝”二:90後追求“高上大” VS 企業青睞從底層幹起
1991年出生的王同學本科主修的是化學,昨天,他向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投遞了簡歷。當招聘人員問他是否願意從銷售員幹起時,王同學明確表示幹不了。
企業招聘人員趙女士表示,他們的企業是做生物醫藥類產品的,其實很需要像王同學這樣有專業背景的人幹銷售。“但現在的畢業生好像普遍拒絕銷售崗位,說到底還是怕吃苦。”趙女士說。
企業大多青睞從底層幹起的員工。杭州娃哈哈集團招聘專員馬先生說,他每次面試都先讓畢業生做自我介紹,“從他們的介紹裏,我能判斷出這名學生在校期間專業學得好不好、有沒有實習經歷、是不是能吃苦”。
智聯招聘應屆生招聘數據庫的數據顯示,2014屆畢業生仍然扎堆在財務、人力、貿易、高級管理等看上去“輕松”且“高大上”的職位,而忽視需求不斷增加的服務類、銷售類崗位,認為此類崗位“門檻”低、工作壓力大、職責不規范。實際情況是,這些看似低端的業務類、銷售類崗位往往能提供較高的績效提成,職位發展通道也相對寬廣。
智聯招聘調查顯示,67%的企業高管是由銷售、業務崗位晉升的;服務、銷售等崗位能夠幫助個人綜合能力快速提高。
“代溝”三: 90後說“我有證”VS 企業說“你得行”
記者注意到,昨日入場求職的畢業生除了擁有常規的畢業證、學位證、全國計算機二級和英語四六級證書外,很多人在校期間還考取了人力資源證、計算機編程與開發相關證書、會計證、建造師證甚至拍賣師等各種職業資格證書,希望以此增加求職“砝碼”。
對此,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的招聘負責人李經理認為,大學生熱衷考證,或許能證明這名大學生比較好學,但企業更看重的還是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。“證多不能代表什麼。”李經理說。
全國畢業生增長28萬人 如何應對史上“更難就業季”
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,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727萬。相比被稱為史上“最難就業季”的2013年,畢業生人數還增長了28萬,再創歷史新高,被冠以“更難就業季”稱號。
記者從吉林大學獲悉,該校2014屆畢業生17931人(其中研究生7582人,本科生9768人,高職學生591人),自去年8月以來,已舉辦各類校園招聘752場。從進校招聘的用人單位情況看,就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。
吉林大學黨委書記陳德文建議畢業生:“在就業時不要考慮太多,看到相對滿意的就要下定決心,不要在選擇的過程中猶豫來猶豫去,反而把機會錯過了。不要把一次就業看成是終身就業。”
記者 肖虹 實習生 姜家亮
急找工作 男棄養4貓 2貓餓啃2貓
2014年03月26日13:51
一名高雄黃姓男子2年前到台中市文心路租屋找工作,並在租屋處飼養4隻貓,去年9月返回高雄謀職,竟將4貓留在屋內,任其自生自滅,直至11月8日,房東到租屋處索討積欠房租,開門赫見屋內2隻貓瘦得皮包骨的貓咪,另外2隻已死亡多時,且屍骨明顯遭到啃食,房東嚇得報警。
黃男到案辯稱有請台中友人到屋內餵食,卻無法說出友人身分。台中地檢署認定黃男虐貓致死,今依違反《動物保護法》將他公訴。若罪名成立,最重可處一年徒刑。(鄧玉瑩/台中報導)
為了工作拋下家中的寵物,實在是太沒責任感!如果想要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都可以手機下載找工作軟體,使用衛星定位系統來搜尋家裡附近的工作機會,或是上各大人力銀行來搜尋離家近的職缺。
也有很多地區服務提供就業輔導,為失業的人找工作、找方向!
黃男到案辯稱有請台中友人到屋內餵食,卻無法說出友人身分。台中地檢署認定黃男虐貓致死,今依違反《動物保護法》將他公訴。若罪名成立,最重可處一年徒刑。(鄧玉瑩/台中報導)
為了工作拋下家中的寵物,實在是太沒責任感!如果想要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都可以手機下載找工作軟體,使用衛星定位系統來搜尋家裡附近的工作機會,或是上各大人力銀行來搜尋離家近的職缺。
也有很多地區服務提供就業輔導,為失業的人找工作、找方向!
訂閱:
文章 (Atom)